close

陌生的孩子1

影片年份:2008
出  品  國:USA
出  品:Imagine Entertainment
發  行  商:UIP
語  言:English
色  彩:Color
音  效:
導演:克林伊斯威特
編劇:邁可史崔克辛斯基
演員:安吉莉娜裘莉 約翰馬可維奇  柯姆佛爾 (資料引用自開眼電影網

  不知道是本片宣傳的問題還是如何,感覺雖然經常在電視上頭看到廣告、公車也很盡職的貼上了宣傳,但卻沒有看到相映的熱烈討論,因此對這部影片的期待以及熱切也漸漸被年初許多大片給拉了走,總之,「陌生的孩子」這片看的時候有讓我「欲罷不能」的感覺,而看完之後馬上有一種「相見恨晚」的惆悵,因此建議沒有看這片的你,可以快快一賞。  影片開頭由黑白相片緩緩zoom in,街景開始流動、顏色也逐漸鮮明,呈現在觀眾眼前的是平凡的單親職業母親的忙碌生活,看似勞累忙碌或者帶有些許的了無新意,但是從Christine Collins(Angelina Jolie飾)為他兒子Walter Collins(Gattlin Griffith)量身高一個細微的小動作,顯出母親對孩子細膩的關懷與愛(雖然這個橋段有些為後來的劇情鋪陳之意味)。

  這樣由黑白、枯燥不變的生活、固定的旋律(指配樂部分)為基底展開的電影,讓我有看到爛片的恐懼,但是再堅持依段時間之後慢慢讓我嗅到「有些事情要發生了」的感覺。劇情一如許多觀眾可猜想的方向發展:某次的加班,Christine在種種巧合之後耽誤了回家的時間,到家門卻不見以往溫暖的燈光以及他的心肝寶貝Walter。這時整個故事正式展開,慌亂的母親尋找孩子、尋到卻讓Christine「不能確定」這是他的兒子。這樣的「不能確定」實在讓人玩味,為何做為母親的Christine在警方與警方所安排的媒體安排的場合中,無法肯定說出警方「塞」給他的小孩不是他親身兒子Walter?我想這除了與當時Christine還在失去兒子又重獲兒子消息的驚訝中固然有關,另外還與當時的時代氛圍更有關係:

  女權運動是近代資產階級工業革命和18世紀啟蒙思想的直接產物,最早出現在歐洲中產階級婦女中。1789年10月,法國大革命爆發後,一群巴黎婦女進軍凡爾賽,向國民議會要求與男子平等的合法人權,從此揭開了女權運動的序幕。......

  ......19世紀中葉,女權運動的中心從歐洲轉向美國。1848年7月,美國女權主義者E.C.斯坦頓和L.莫特等人,在紐約州的塞內卡福爾斯和羅徹斯特舉行女權大會,會上提出要求婦女權利的法案,並陳述了婦女受歧視的社會境遇。此後,爭取婦女選舉權的鬥爭成為女權運動的主要內容。
(引用自互動百科)

雖然Christine已是職業婦女,但在某方面Christine之所以成為職業婦女更大因素為他的單親身份,而當時女性初在職場嶄露頭角(可以觀察他電影中主管欲晉升他成為比佛利山辦公室主任橋段看出),而Christine可說是當時職業女性成功類型。而作為單位主管的他、有獨立謀生能力的他,卻在面對男性警官質疑之際含糊、支嗚,這個點我想可看做與上文所引的「女權」意識尚未在美國茁壯之歷史背景相呼應。

  同時片中警察未達24小時不受理失蹤兒童報案、報了案之後草草了事,胡亂找了個小男孩變欲了事、警政之間的官官相護都由某個角度點出了美國當時政治的紊亂與司法制度的不健全,看到此處不禁令人感嘆,現今我們所看到的美國司法制度、人權原來都是建立在如此真實而又令人心痛的各種案例之下。而劇中的主角Angelina Jolie過份削瘦的身形、凹陷的眼眶、青筋浮現的雙手則在他個人演技之外為戲加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apillon181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