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過凌晨才入睡、爆肝的一天後,

papillon181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近在圖書館的熱門搜尋、友人MSN暱稱中都看到對P.S.我愛你這部影片大讚不已,
因此,閒暇之餘,忍不住趕快把這部片看了。

papillon181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寫文章的時候一定要聽音樂,是我一直以來的習慣。還清閒的時候可以聽中文歌,忙一點的時候英文歌;認真思考的時候則要難以辨認語句或是純音樂的形式,因此大概就是古典音樂、歌劇後來加入了Bossanova、Jazz、Tango這些類型,總之如果要說寫論文可以培養許多次專長,我想搜尋這些音樂、搜尋鮮為人知的網路廣播,是我因為碩論而出現的專長之一。
近來進入比較緊鑼密鼓的階段,突然間我發現這些類型的音樂再也不能平靜、滿足我的心情,於是我開始轉向另外一種音樂形式...Meditations,剛開始我亦以網路廣播入手,聆聽電台究竟放些哪些歌,並且單就聽覺選出我喜歡的,其中第一個喜歡上的便是George Winston,開始吸引我的是他將鋼琴結合了自然的水流、鳥鳴、金屬敲擊聲...等等,這樣既有柔美音樂又有山籟的音樂,讓我煩躁的心情漸漸平和。後來便陷入Meditations以及New Age的瘋狂喜好中。

papillon181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許許多多的人都聽過La Vie En Rose這首香頌,我從多年以前就是這首香頌的愛好者,或是說我因為這首曲子而愛上法國香頌XD。在忙碌了一陣子之後,總算得閒,開始狂看電影,其中一部即是因得獎連連,且頗受好評而讓我十分想看的片子--玫瑰人生。這部電影主角為法國國民天后歌手Edith Piaf,台灣的片名La Vie En Rose 即是Piaf的成名曲,(就是我最愛的歌,這首歌走紅程度大概次於法國馬賽進行曲XD),不過實際上這部電影還有另外的片名:The Passionate Life Of Edith Piaf,我想某種程度上勾勒出Piaf一生以及這部片的主軸精神--一位對歌唱極為有熱誠,對愛情極為有熱誠的Piaf的一生。 影片的主題是Piaf的一生,貧苦流離的幼年,展露歌喉的青年,走紅又徘徊在愛情的後半人生。剛開始影片採跳接手法, Piaf的童年、中年、老年交錯,剛開始讓人摸不著頭腦,但實際進入故事之中,這樣的跳接我想並不成為困擾,甚至在看完電影之後,瞭解Piaf一生後,我甚至開始猜測這樣的跳接手法,是否是導演想要表達在病中、老年的Piaf腦海中的回憶片段。看完之後最大的感想是人不必驥望自己成為「全能」的人,實際上,成功的人或是成功的事情可能只要有一件,就十分足夠。而Piaf將藝術(歌唱),看做生命中最重要的價值,除了來自貧苦幼年的回憶外,更表現出他對藝術的熱誠,在搭上Piaf每一首彷彿用盡全身力氣所唱出充滿陽光、熱情的香頌,看完玫瑰人生之後的我,久久不能自已。而有趣的是,前陣子看過日本短篇日劇,「女之一代記」,其中日本著名歌手、演員越路吹雪即以翻唱Piaf歌曲而走紅,劇中還提及越路吹雪為了唱好香頌遠赴法國觀摩Piaf的演出。這個插曲是我在電影看到三分之一時突然連結在一起的,再加上原本就很愛的La Vie En Rose 這首香頌,看完玫瑰人生,我帶著滿滿的滿足與快樂。 這首是Piaf老年時在奧運上所唱的「我不後悔」,由於看了玫瑰人生這部片之後,聽Piaf唱這首歌特別有感觸,看他用盡最後的力氣做出完美表演,又聽他唱著我不後悔,似乎像是在對自己說對一生不後悔,很動人、很美。


papillon181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天在外出的途中,不知為何地就跟工藤靜香聊起天來了,

papillon181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